在不确定性中,如何应对失控的生活?(下)

二维码
二维码加载中...

微信扫一扫到手机

随时看帖,分享到我的朋友圈

阅读数:366  |  回复数:0
乐行心理中心 (楼主)   发表于:2022-11-20   IP归属: 局域网    [只看楼主]  
失控,就是暴露在可怕的幻想中


死亡的威胁会引发我们产生焦灼感、无力感,接着带出一种持续性的、莫名的紧张不安和恐惧,这就是情绪上的过度焦虑。


而这种焦虑就是我们人类最根本也最原始的死亡焦虑。


以疫情为例,尽管在理智上,我们知道现代医学如此发达,客观现实也证明了新冠的死亡率较低。就算倒霉“中招”了,离“没命”也还有很远的距离。江西焦虑症咨询


但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,我们就是会感到失控、控制不住地焦虑与恐慌。这是因为,在疫情让我们暴露在死亡门口之前,我们便一直都在回避、忌讳和抗拒谈论它。


用不谈论死亡的方式来否认死亡的存在,是我们文化中惯用一种心理防御机制。可这也让我们对死亡充满了毁灭性的幻想,也正是这些可怕的幻想,让我们感到无尽的恐慌与失控。








应对失控,要先放下抗拒


但是,死亡真的是一种失控吗?


我们或许需要重新认识死亡,来帮助自己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。


现在,让我们尝试闭上眼睛深呼吸,与内心深处那个害怕失控、害怕死亡的部分连接。


也许我们会快会发现,这非常困难。在这个短短的过程中,我们可能会觉得很难受、很烦躁,没过多久就想要睁开眼或者转移注意力,甚至想要关掉这篇文章,下意识地想要断绝跟死亡有关的任何事。


这些反应的出现,是因为我们的内心正在努力地控制跟死亡有关的部分,不让它上升到意识层面。


而改变的第一步,是意识到并承认,我们在生活中绝大多数时候,都在抗拒死亡。


我们承认,自己确实很难把它看作是每个人生命中必经的一个过程,总是用尽全力地把它排除在我们的意识之外。


但不去承认它,并没有让这份恐惧消失。就在刚刚,我们都能清楚地感受得到它的存在。


我们也许战胜不了死亡,可承认对死亡的害怕,这也是一种真实的面对。因为,承认就意味着,我们在试图和这份恐惧共存。江西心理咨询




分清能改变与只能接受的部分


通过承认和直面内心深处的死亡焦虑,我们会发现,自己对死亡采取的防御方式并不真的有效。


死亡终将来临,死亡焦虑也不会消失。虽然我们无法控制死亡,但在死亡这件事上,我们仍有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。我们需要的,是一种“向死而生”的死亡观。


在高中必选课文《我与地坛》中,史铁生是这样谈论死亡的。


他说:”一个人,出生了,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,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;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个事实的时候,已经顺便确保了它的结果。“


“所以,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,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。”


向死而生,或许才是我们与失控的生活共舞的最好方法。向死而生,意味着我们可以直面生命的无常,放下对“生”、对“掌控”的执着,承认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。


怀抱着这样的态度,我们看似是在凝视死亡、为死亡做准备。但其实这也是在给自己机会思考死亡,通过思考死亡,来教会自己如何更好地活着。


换一种思路想,生活带给我们带来的失控感,或许是在提醒我们,自己所想要控制的部分太多了,越是控制、就越是失控。南昌心理咨询


模糊了自己能改变的与只能接受的部分,或许再怎么掌控也会觉得失控。




人终有一死,死亡,是每一个生物体绕不开的宿命。


尽管我们对死亡的恐惧不会消失,但通过承认死亡、正确认识死亡,我们在感到失控时背后直指的那份死亡焦虑,或许会因此而变得不那么可怕。


首次提出「向死而生」这个概念的哲学家海德格尔,是这样理解死亡的:


“我们过的每一年、每一天、每一小时,甚至每一分钟,都是走向死的过程,在这个意义上人的存在就是向死的过程。”


死亡很可怕,但它也是需要被谈论的。看完这篇文章的你,是否也觉得离自己很近的疫情、正在失控的生活、它不再那么可怕了呢?


不忘「向死而生」,替失控感去魅,相信即使是不确定性中,我们也仍然能稳定好自己的情绪、过好自己的生活。


江西乐行心理咨询中心整理
登陆后可回帖,享受更多功能 登录 | 注册
表情

arrow

×
      图片

      arrow

      ×
      从电脑选择图片

      仅支持单张JPG、PNG图片文件,且文件小于5M
      想上传更多图片?发布后编辑帖子即可

      与TA有关

      arrow

      ×

      绑定微信

      arrow

      ×

      绑定微信账号
      如何绑定?
      微信扫描左侧二维码
      关注后确认绑定即可。